

- 学科科研
聚焦前沿科技,共探材料奥秘 —— 郑思珣教授主讲“热固性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”学术报告
5月15日,suncity太阳新城举办了主题为“热固性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”的学术报告。本次报告由著名高分子科学家、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郑思珣主讲,吸引了来自全校各院系的师生踊跃参与,现场气氛热烈,互动频繁。
在本次报告中,郑思珣教授详细介绍了热固性聚合物的基本概念、结构特点及其性能研究的最新进展。他从热固性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入手,系统阐述了不同合成路径对材料性能的影响,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热固性聚合物在航空航天、电子电气、汽车制造等领域的应用前景。郑教授还分享了其团队在热固性聚合物功能化改性方面的研究成果,展示了如何通过分子设计和加工工艺优化,实现材料性能的显著提升。
报告结束后,现场师生积极提问,与郑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。郑教授耐心解答了每一个问题,赢得了阵阵掌声。参会师生纷纷表示,郑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、思路清晰,不仅拓宽了他们的学术视野,也为他们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。
【报告人简介】
郑思珣教授,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1997年在中国科技大学获得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学位。1992年7月起,郑教授先后在中国科技大学担任助教、讲师、副教授等职务。期间,他曾两次赴香港科技大学化学工程系做访问学者,并于1999年1月至1999年9月间,受德意志研究联合会资助,在德国高分子研究所及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。随后,郑教授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化学系担任NSF博士后研究员。2001年9月,郑教授加入上海交通大学,继续在高分子科学与工程领域开展深入研究。郑教授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,曾先后承担或参与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中科院院长基金及国家部委科研基金的研究工作。2002年,他获得“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”基金支持;2004年,荣获上海市“曙光学者”称号;2009年,获上海市“育才”奖。郑教授已在《Advanced Materials》、《Chemistry of Materials》、《Macromolecules》、《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》、《Polymer》、《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》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180余篇,论文被国际同行引用超过3500次。